高中不分文理科,是減負還是施壓?
近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機制。其中,“文理不分科”引發學生及學生家長巨大反響,網上、線下熱議不斷。
文理不分科 加重學業負擔是必然
相關規定分析,文理分科目前已經不適合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人才培養和需求了,人為限制高中生的學習范圍、興趣和出路過于功利化。而通過“文理不分科”的改革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實現自我,助其多元化發展。還能從根本上改變“重理輕文”的傳統,使得每一樣課程都變得同等重要。
但是,這樣的設置也苦了學生。“文理不分科”,就意味著每一門課都要學。如果是大學課程都還好,但是換成中學課程,無論是語、數、外,還是政、史、地、生等,都成了直接影響分數的課程。只要高考還在,大學還是要上,“文理不分科”只會讓學生的課業負擔直接加重。
社會接納還需時日
對這個規定,記者采訪了多位有直接關聯的初、高中學生,他們也有著不同的感受。
成都四中的黃炳文同學告訴記者,如果文理不分科,他們的學業就要從過去分科時的6科一下子增加到10科,課業負擔會過重。想要報考醫藥類院校的張佳佳同學卻在期盼這一政策早日落實。因為大多數醫藥類院校只招收理科生,身為文科生的她在文理分科的情形下,甚至沒有填報資格。
成都某高中的劉老師也很期待這次改革,他認為:“取消文理分科勢在必行。從就業方面來看,如果今后不再區分文理科,那么考生的選擇面就要寬很多,競爭也不會像現在這么激烈了。”
而更多學生的家長關心的則是不分文理科的高考科目將如何設置,高校錄取工作又將怎么進行,怎樣發展學生的特長等一系列現實的問題,希望教育部門就這些問題給出明確的解答。
專家呼吁:取消文理分科應該是第一步
毫無疑問,如果高考的游戲規則不變,“文理不分科”只會加重學生的負擔。對此,不少專家呼吁,未來的教育機制改革和高考機制設計理應更加科學合理。著名教育學者熊丙奇說:“如果真正實現考試和招生分離,則并不用強調“不分文理科”問題。
不少專家也認為,取消文理分科只是第一步,當務之急,則是將選擇權留給學生,逐步淘汰以分數為唯一標準的選撥機制,可以讓同學們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從源頭上為學生減負。
四川新華電腦學院專業職業規劃師為你提供更多幫助【在線咨詢】
下一篇:小心高考前錯誤心理綜合癥









